
李玉东,男,1985年10月生,内蒙古赤峰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二科教学秘书,山西省针刀协会副会长。他在教育与医疗领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坚守初心,报国筑梦路上的奋进者
在工作中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援非工作,凭借精湛的医术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当地患者欢迎,获得了勋章,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报国之志。
二、立德树人,育人逐梦路上的奉献者
因材施教,为基础薄弱学生点亮信心
临床专业的一些同学,因前期基础理论掌握不牢,在临床带教互动中,总是建立不起临床思维,无法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并没有简单催促或批评,而是主动联系同学,根据他们掌握知识的结构不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点,而是先帮大家梳理知识框架,从“症状与体征的关联”等基础逻辑入手,结合自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比如“如何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描述,结合我们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课程进行查体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然后再开具相应的辅助检查,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形成以患者主诉为中心,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为基石,辅助检查为工具的三步定位诊断思路”,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复杂概念。遇到学生有疑问的地方,不急于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多观察临床案例,带着问题去学习,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并主动分享自己学生时代克服学习困难的经历,帮学生重建学习信心。
言传身教,用细节传递医者责任
在带领学生进行临床见习时,李玉东老师始终把“医者仁心”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老年患者,因行动不便且听力减退,沟通起来十分困难,几位学生起初显得有些不耐烦,甚至在记录病例时想简化患者的主诉。
李玉东老师看到后,没有当场指责学生,而是亲自走到患者身边,放慢语速、提高音量,耐心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还主动帮患者调整病床高度、递上温水,在沟通间隙反复向学生强调:“患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感受,都可能是诊断的关键,我们多一分耐心,患者就多一分安心,这是医生最基本的责任。”
见习结束后,他还专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与特殊患者沟通”,分享自己多年来与患者相处的经验,让学生明白:“医术是治病的能力,而医德是行医的根本,只有把患者放在心上,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三、奋斗不止,创新追梦路上的开拓者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一项,致力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他不断探索创新,将临床经验与教学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块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在临床上,鼓励学生多动手,主动思考,反复实践,采取读书—临证—思考—在读书的循环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强化临床思维。
四、薪火相承,协同圆梦路上的领头者
作为科室教学秘书和山西省针刀协会副会长,李玉东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和青年临床医生一起研究针灸临床带教工作,探索临床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临床模拟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体系的作用。他积极组织参与临床教学查房、病历讨论、技能培训等活动,为青年医生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李玉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和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他用临床经验铺就教学之路,以责任担当培育医者之星,是师德先进个人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