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加强学院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我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情况
师德师风建设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是推进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我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定期开展意识形态研判,守好思政课堂主阵地。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院教师都能够自觉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及“八个相统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在教学科研中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培铸和提高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家国情怀,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主要举措
1.深入组织开展师德专题教育
面向全体教职工召开我院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部署会,认真传达了《山西中医药大学师德专题教育方案》文件精神,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的任务目标和重要意义,引导教师自觉积极参加学习教育,为扎实推进做好了思想和组织准备。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执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个人事项报告、负面清单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做到全员全覆盖、应知应会、必会必做。
2.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等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做融合养成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3.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领导组,夯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措施,制定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各教研室围绕贯彻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第一标准要求,聚焦教师发表不当言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学术不端、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教育领域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开展自查。经过自查,未发现我院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任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通过开展思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活动,持续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呈现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4.组织开展“寻找身边师德榜样”专题活动
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寻找身边师德榜样”专题活动,挖掘身边教师先进事迹或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引导思政教师自觉淬炼高尚师德师风,形成处处有榜样、人人争先进的局面。
5.集中开展师德警示教育
加强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情况,及时传达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对意识形态、当前主要工作进行研判,建立完备的舆情收集。针对如何坚守思政教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的问题。新时代赋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思政教师的政治责任感、政治信仰、政治敏感度、理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院一直作为非常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术研究有自由,课堂教学有纪律”,全体教师入脑入心,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
三、取得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坚持“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积极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品牌,以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与晋京沪三所中医药大学马院建立战略联盟为契机,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建设出了一支信仰坚定、品质高尚、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良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后附思政教师获奖情况一览表)。围绕贯彻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第一标准,聚焦教师发表不当言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学术不端、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教育领域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自查。经过自查,未发现我院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任何违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的行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我院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安排部署,扛牢主体责任,加强警示教育,构建长效机制,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