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临床学院中医康复教研室15名医护教师以“传承中医精髓,守护生命健康”为使命,将“立德树人”融入临床带教与中医康复诊疗的每一个环节,用精湛医术缓解患者病痛,用无私奉献培育中医药人才。自教研室成立以来,始终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先后荣获全国卫健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国家“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中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先进基层党支部;山西省“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中共山西中医药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学术年会优质康复护理案例竞赛三等奖;山西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优质康复护理案例大赛”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专委会华北区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优秀奖。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全体成员用仁心与匠心书写的育人答卷。
一、以“教”为基,做中医传承的“引航者”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此乃中医康复教研室全体医护教师恪守之职业信条。于临床带教实践中,彼等秉持“以教促医、医教融合”之理念,将中医康复理论与实操技能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由课堂至临床的实践桥梁。
针对低年级学生所面临的“理论难懂、实操生疏”之困境,教研室创新开设“康复技能工作坊”,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由资深教师悉心指导针灸、推拿及康复器械操作。副主任医师吴老师为助学生掌握“毫针进针”技巧,以萝卜、海绵等材料模拟人体穴位,反复示范进针角度与力度;针对康复评估中之难点,特制“康复评定流程图解手册”,将繁复之肌力分级、平衡功能评估等转化为直观图表,便于学生准确理解。针对高年级实习生,教研室推行“1对1导师制”,每位教师指导2至3名实习生,随同门诊、参与病房查房,自病例分析至治疗方案制定,全程指导学生参与诊疗实践。去年,实习生小李参与一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时,因经验不足致方案调整滞后,导师张医师未予批评,而是与之共同复盘病例,详析“辨证施康”之要义,终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小李亦于毕业后成功入职省级三甲医院康复科。
教研室亦注重中医文化之传承,每月组织“经典研读会”,带领学生精研《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等典籍,并延请省级名中医主持“岐黄讲堂”,分享行医心得与医德故事。诚如学生于学习心得中所言:“教研室诸师,不仅传授治病之术,更启迪我等如何成为具备人文关怀之中医康复医师。”
二、以“患”为先,做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医道无界,仁心为本。”中医康复教研室的医护教师们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在诊疗与带教中传递“医者仁心”的师德温度。
针对老年康复患者行动不便、家属陪伴困难的问题,教研室推出“康复到家”服务,每周安排教师与学生组成志愿团队,为社区独居老人、失能患者上门进行针灸治疗、肢体功能训练,并指导家属掌握基础康复护理方法。在临床诊疗中,老师们更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青年医师韩老师接诊过一位因脊髓损伤导致下肢瘫痪的年轻患者,患者一度失去生活信心,拒绝治疗。韩老师每天除了为他进行康复训练,还分享康复成功的案例,陪他聊天解闷,鼓励他尝试书法、绘画转移注意力。在老师的开导下,患者逐渐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如今已能借助轮椅进行日常活动。这种“诊疗+关怀”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康复效果,更让学生深刻理解“医病先医心”的真谛。
三、以“研”赋能,做学科创新的“开拓者”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深入推进中医康复学科建设,教研室秉持“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理念,构建了“临床发现问题—科研解决问题—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发展机制。
在传统康复技术改良领域,团队聚焦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证,成功研发“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康复方案”“热敏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等特色疗法。此举不仅有效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亦将上述创新成果系统融入教学案例,确保学生掌握前沿临床技术。
教研室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着力实施“青蓝工程”。资深医师韦老师从事中医康复教学逾三十载,倾囊相授,将其丰富临床经验与带教心得凝练为《中医康复临床带教手册》;并坚持每周组织“教学病例讨论会”,鼓励青年教师登台剖析病例、模拟带教,共同精研教学细节。在其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郝老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三等奖,教研室全体教师论文发表数量亦呈稳步增长态势。迄今,教研室十五名教师中,十人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人于国家级、省级病例竞赛中获奖,形成了“传承有序、创新突破”的学科发展格局。
四、以“爱”为纽带,做家校共育的“联结者”
中医药人才培养需学校、医院与家庭协同推进。教研室深刻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着力构建沟通平台,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学生成长进程。
每年实习季,教研室均组织“实习生家长座谈会”,向家长系统阐释医院带教模式与实习安排,通报学生学习情况;同步建立“家校沟通群”,定期发布学生实习动态与临床实践表现,解答家长关切的职业发展问题。
教研室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康复病房,实地观摩学生参与诊疗及跟师学习过程,使其切身感受中医康复的学术魅力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多位家长表示:“目睹子女在医院专注研学、仁心待患,倍感安心,更为其投身中医药事业深感自豪。”
岐黄薪火相传,仁心映照初心。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推拿医院中医康复教研室的15位医护教师,以精湛医术守护生命,以无私奉献培育人才,以创新精神推动学科发展。他们是中医传承的引航者,是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更是师德师风的践行者。未来,这支融仁心与匠心于一体的团队,将继续秉持师德为魂、专业为本的理念,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续写更多“医者仁心、师者匠心”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