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2025年度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山西省中医院 倪育淳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12


立德树人守初心 精医笃行担使命




倪育淳,男,1974年3月出生,山西朔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主任医师,肿瘤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山西省第一批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肿瘤学会老年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厅百千万高端领军人才,曾赴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研修。近五年参与主持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或SCI)论文4篇。2015年入选为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2019年被评为山西省中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2023年被评为山西省中医院“优秀门诊医生”,2024年被评为山西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主任医师与医学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医学科研与学术交流,不断学习前沿知识,以期为医学与医学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为患者的健康与福祉尽心尽责。


一、深耕教学,筑牢育人之基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完成临床、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尤为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言传身教,我将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做他们的良师;在思想引导与生活关怀中成为他们的益友。在临床教学中,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调“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鼓励多问、多看、多学、多练。以真实患者为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望闻问切、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及文书书写,及时反馈优缺点,帮助其扎实掌握医疗技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我注重培养学生做事与做人,坚持“放手不放眼”,亲手指导每一位学生,关注其思想、知识与技能发展,协助制定学习计划,甚至细致修改论文。在生活中,我主动与学生交流,关心其身心健康,倾听困惑,帮助增强信心、合理规划,并对困难学生尽力提供支持。

二、创新科研,探索学术前沿

作为研究生导师,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注重激发学术热情与批判思维,鼓励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在科研实践中,我系统指导学生掌握课题设计、文献检索、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培养严谨诚信的学术态度。例如,2023年指导何佳芳同学成功申报校级课题“温通法防治贝伐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从立项到实施全程辅导,确保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我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强调规范引述、实验伦理与成果真实,引导学生筑牢学术根基,我倡导开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同时,注重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切入点,借助典型病例,培养学生从诊疗中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读片、检验评估等实战场景,提升其抽象思维与综合科研水平。

三、引领团队,凝聚发展合力

作为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我在临床、教学与科研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尤其在肺癌、消化道肿瘤和妇科肿瘤等领域有深入探索,并在多家学术团体任职。曾获“优秀门诊医生”称号,以热情、负责的态度赢得医院与患者的认可。我坚持中医临床思维,积极发挥中医特色,配合推进中医规培工作,完善培训与管理机制。注重以身作则,持续提升带教与诊疗能力,为科室成员树立榜样。通过推动团队经验分享、鼓励外出进修、组织学习新指南与新规范,不断促进科室整体临床与教学水平的系统提升。我高度重视医患沟通,倡导“换位思考、真诚关怀”,持续优化诊疗体验,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营造积极、协作的科室氛围。所培养的研究生纪律性强,临床基础扎实,能独立处理急危重症,出色完成临床任务;科研方面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并积极发表学术成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知自身仍有诸多不足,将在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与反馈下不断改进,再接再厉,持续完善自我。


版权所有©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政编码:0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