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2025年度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柴丹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12


双岗践初心 丹心育桃李



柴丹,女,1989年11月生,现任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自入职以来,她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在教学与行政双岗上深耕,既以创新教学点亮学生心灵,又以严谨管理筑牢教学根基,用实干与热忱诠释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担当,先后获评“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山西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



一、初心如磐:做思政育人与教学创新的深耕者

作为心理学专业教师,她年均授课300余学时,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等课程,始终将“人文关怀+思政渗透”融入教学全过程。针对医学生群体特点,她巧妙结合“健康中国战略”与“中医仁心精神”设计教学案例,通过分析历代中医“治身先治心”的案例,引导学生领悟“医者仁心”的职业内核;面对学生人际焦虑、就业压力等痛点,创新融入课堂团体辅导活动,三年来惠及学生千余人次,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柴丹从未停下脚步。她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线上预习+线下互动+实践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推送心理科普短视频、中医心理养生案例,发起“健康话题讨论”;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2022年,她凭借《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斩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023年,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成功推动《医学心理学》获批“山西省一流(培育)课程”;2024年,参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获“山西省一流课程(认定)”,成为学校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的标杆。

二、匠心担当:做教学管理与迎评攻坚的排头兵

2022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组之际,柴丹临危受命担任教学秘书(后任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面对学院由5个部门整合、20余名专职教师与40余名双肩挑教师组成的复杂局面,以及年均7000余学时、2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梳理教学流程,完成了课程对接、教师分工、排课系统搭建等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为筑牢教学质量生命线,柴丹牵头制定《教学管理规范》《教研室活动细则》等制度,落实“期初查计划、期中查进度、期末查成效”的三期检查机制,以及“行政领导+督导专家+同行教师”的多元听评课体系。她坚持每周落实教研活动,三年来累计开展集体备课、课程思政研讨、试卷分析等活200余次;针对新教师培养,落实“新教师准入制度”,组织试讲20余人次、磨课10余轮,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

2024-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期间,柴丹更是以“钉钉子”精神扛起重任。她牺牲大量寒暑假与周末时间,梳理近三年教学档案,从课程大纲修订到试卷批阅规范,每一份材料都逐页核对、反复打磨。为确保数据准确,她常常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面对校督导委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到位。

三、清心守正:做师德师风与服务师生的践行者

在廉洁自律的底线面前,柴丹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凭借过硬的政治素养与清正廉洁的作风,她获评“山西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她把“服务师生无小事”刻进日常,用细致入微的行动搭建起师生与教学管理之间的“连心桥”。面对学生的需求,柴丹更是耐心十足。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倾囊相授。

从讲台上的春风化雨,到办公室里的默默付出;从教学创新的勇于探索,到廉洁自律的始终坚守,柴丹用九年如一日的行动证明:师德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一堂课、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服务中的具体实践,是一位高校教师对“立德树人”初心最生动的诠释。



版权所有©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政编码:030024